刘嘉豪,男,汉族,2004年10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测量3236班班长、测量3236班团支书、测绘与检测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主要荣誉:
2023-2024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朱国宝校友爱心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金奖
2023-2024学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银奖
2023-2024学年,获陕西省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事迹:
古人云:“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孝是一种责任,善是一种传承
刘嘉豪成长于宁静质朴的乡村,日子虽平凡如潺潺溪流,却满溢着幸福的味道。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他们对家中长辈的悉心照料与尊敬,无声却又深刻地影响着刘嘉豪。这份潜移默化的滋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孝的种子。
在刘嘉豪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她就是张丽华。她的善良深深地影响着刘嘉豪,一个陌生人的善良举动感动了整个家庭。刘嘉豪小学时,爷爷带着他前往西安找三叔。然而,在西安赛格电脑城附近,刘嘉豪与爷爷走散了。幸运的是,刘嘉豪遇见了张丽华。他靠模糊记忆,说出了父亲的电话,张丽华拨父亲电话,几经波折才从西安打到合阳,告知父亲刘嘉豪的情况。父亲心急如焚,全然不顾腿上的烧伤匆忙与张丽华沟通,领回了刘嘉豪。多亏张丽华相助,一家人终得团聚。他满怀感恩,在父母见证下,将张丽华认作干妈。这件事本身,成为他成长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想到了那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他懂得一份善意对一个家庭的影响,乃至于对一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作用。
在未来的生活中,这种被他人帮助且懂得感恩回报的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去做一个像张丽华一样有责任感、愿意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将这份乐于助人、负责担当的价值观传递给更多身边的人。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天有不测风云,爸爸打工时不慎肩膀骨裂,那时他还在上小学。面对家中困境,他开始帮母亲干活。放学后,不再与小伙伴逗留,骑着自行车匆匆回家,拿起扫帚打扫家中角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力所能及之事,为家庭减负分忧。炎炎夏日,他随母亲到农田干活。起初,他连锄头都拿不稳,可他没放弃,照着母亲的样子一下下锄地。烈日灼烤后背,不多时他便汗流浃背,见母亲同样如此,他咬牙坚持。他明白,自己多干些,母亲就能少干点,庄稼也能长得好,换来好收成,让养病的父亲安心。虽辛苦,可他清楚这是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更是对父母爱的体现。
孝老敬老,他一直在行动
时光匆匆,他踏入高中,可爷爷奶奶却日渐衰老,爷爷膝盖长骨刺,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每当看到爷爷这般模样,他的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时候爷爷教他学走路的温馨场景,还有那些爷爷语重心长地给他讲做人道理的画面,此刻爷爷被疾病缠身的现状就越发让他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周末去工地当小工,用赚的钱给爷爷买了拐杖。
高三时,得知爷爷住院,他周末主动去照顾,早起买早饭、打水帮爷爷洗漱,悉心照料。看着爷爷病恹恹的样子,他揪心不已。
高中毕业之后,他跟着父亲一起去干活。那活计着实辛苦,就连他这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感觉有些吃不消,累得直喘粗气。可再看父亲,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却依旧干得卖力。他心里明白,哪是父亲精力旺盛呀,实在是父亲的身后承担着一个大家庭的责任。父亲就如同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在生活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成长,让他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想起这一路走来,他内心感到无比的充实。他很幸运的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从小受到耳濡目染。他会将孝老敬亲的精神一直传承下来,感染身边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