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德湘,女,汉族,2004年10月生,陕西旬阳人,中共预备党员,高铁工程学院铁工3236班学生,陕铁院共青团委员会第5届团代会暨第10次学代会学生代表。现任铁路文化研习社科创部部长,铁工3236班副班长。
主要荣誉:
2023-2024学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铜奖作品《火眼金睛—洞渣 AI识别与检测技术引领者》
2023-2024学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金奖作品《火眼金睛—洞渣 AI识别与检测技术引领者》
2024-2025学年,获渭南市“高校杯”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三等奖
2023-2024学年,获大学生创新大赛校级金奖作品《火眼金睛—洞渣 AI识别与检测技术引领者》
2023-2024学年,获学校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二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铁路文化,讲述铁路故事”征文比赛一等奖
2023-2024学年,获高铁工程学院“寻找身边的美好”主题摄影活动三等奖
主要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子亲则子孝”,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老敬亲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虽然平凡如尘,但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顺的含义。
乡娃志蕴孝情长,自幼明理勤善早
龚德湘来自陕西旬阳,是一个踏实稳重、吃苦耐劳的农村孩子。因为家境贫寒,她的父母选择去城市打工挣钱养家糊口。爷爷奶奶去世早,在生活中一直是外公外婆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和职责。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她一直很懂事。小时候,别的孩子哭闹着跟父母撒娇要玩具,她却提着装化肥的袋子跟着外公去地里施肥,从不抱怨、哭闹。村里人见了,常感慨,这孩子小小年纪居然这么懂事。外公时常讲述他年轻时的苦难生活,“我们那时没有米饭吃,在那个年代吃饱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年幼的她暗暗记在心里,对外公说:“那我以后要让你每天都吃饱穿暖,还要带你去看世界。”于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便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你陪我孩童岁月,我陪你暮景桑榆
她,有着勤奋与孝心的风貌。“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句话就像是一盏指引前路的灯塔,每当迷茫时都能够给予她莫大的力量,使她重振旗鼓、奋勇向前。她一天天长大,日子虽贫寒但简单幸福,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23年盛夏骄阳似火,却未能驱散那突如其来的阴霾——外公被确诊为胃体腺癌,重重击痛她的心。
医院长廊苍白而冰冷,她紧握着外公颤抖的手,眼神坚定地说:“外公,不要害怕,睡一觉醒来就会好的。”终于在历经8个多小时漫长等待,外公被推出来,家人也收获了这几天来最好的消息。
手术虽已完成,但是治疗的日子,痛苦漫长。外公有时会因为身上插满各种导流管而痛苦不堪。她默默陪伴,轻声诵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她用生动的语言解释这两句诗,以诗韵慰藉外公的心灵,使其在病痛中暂得安宁。外公卧于病榻,她便给外公按摩四肢,推着外公晒太阳,给外公擦身、清理卫生,还经常向护士请教专业的护理知识。
秋风渐起时,外公的病情略有好转。她推着外公散步,金黄的银杏叶飘落,她拾起一片,置于外公掌心:“外公,秋叶虽落,然春必复萌,您也会像这银杏,康复如初,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世界。”外公浑浊的眼中,泪光闪烁,满是对孙女的疼惜与爱怜。
在这抗癌之路上,她以爱为裳,以孝为杖,用细腻的关怀,书写着与外公的深情篇章,那孝心,如诗如画,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中华美德世人颂,代代传承靠你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把弘扬孝老敬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她与团队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她认真务实、尽职尽责的品质,受到老师以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她深知“百善孝为先”是中华千古之不变的美德,因此她便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一份微弱的光芒,去发扬带动更多的身边人去践行,努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的四有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