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铁院第十七届青春榜样大学生年度人物——十佳孝老敬亲学生:吴鲁瑶

发布者: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2

吴鲁瑶,女,汉族,2004年8月生,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中共预备党员,工程物流3234班学生,现担任工程物流3234班班长、团支部副书记,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自律委员会负责人,清廉社社团负责人,聚星直播社社团负责人。

主要荣誉:

2023-2024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学校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员干部称号

2024-2025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23-2024学年,党员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2024-2025学年,党员发展对象结业证书

2024-2025学年,获学校第十九届技能大赛智慧物流二等奖

2023-2024学年,获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第五届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2023-2024学年,获学校第三十八届校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表演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这一重要指示,为传承和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无数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传统美德,吴鲁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幼时相伴,孝心初显

吴鲁瑶,出身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一个淳朴农村家庭。在她的记忆画卷里,父母总是为生计而奔波忙碌,而她则自幼与爷爷奶奶相伴,共同度过了一段段相依为命的日子。爷爷奶奶勤勉耕作,农忙时,她帮着晒麦子、装袋、装车,从生疏到熟练,满是对土地和长辈的热爱。看着爷爷奶奶辛勤劳作,她满心心疼。周末回家,她主动包揽家务,白天打扫卫生,夜晚端水洗脚、捏肩捶背,孝顺懂事的她成为邻里称赞的对象,孝心在幼时的陪伴中悄然萌芽。

 逆境锤炼,孝心弥坚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企图打破这份宁静与和谐。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日子,爷爷像往常一样准备下田劳作,刚跨出门槛便轰然倒地。她闻声飞奔而出,看到爷爷躺在地上,顿时吓得冷汗涔涔。她与奶奶迅速将爷爷送往医院,经检查得知爷爷患上了脑梗。面对身体欠佳的奶奶和在外打工的父母,她毫不犹豫地独自承担起了在医院照顾爷爷的重任。她用柔弱的肩膀,坚毅地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她与爷爷奶奶在生活的荆棘中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走得节俭而坚定,对爷爷奶奶的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始终明亮而坚定,从未动摇。因为她深知“百善孝为先”的真谛,在她心中,孝亲敬老是她终身践行的必修课,每一页都书写着她对爷爷奶奶深深的敬爱与眷恋。

全面发展,传递孝心

在学习上,吴鲁瑶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她凭借不懈努力,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一等奖学金。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反复梳理知识,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她深知每一次努力都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坚实基石。

在生活中,她乐于助人、艰苦朴素、脚踏实地、性格开朗。她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向上,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她平日里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她严格遵循校规校纪,默默书写着踏实努力的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未来坚定前行。

她对志愿活动充满热情,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她常去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她用轻柔的话语与老人们畅谈趣事,驱散他们心中的孤寂,每当看到老人们脸上绽放出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时,她的内心便充满了幸福和满足。她坚信每一抹志愿红都如火炬般照亮被遗忘的角落,播撒希望的火种,让温暖与关爱永续传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长河奔腾在民族血脉中,似星辰高悬于历史苍穹,给予我们温暖与指引。

       如今,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当代青年手中。他们当如吴鲁瑶一般,在传承孝亲敬老美德的同时,奋发图强,勇担历史重任。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生活里践行美德,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向着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