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铁院第十七届青春榜样大学生年度人物——十佳孝老敬亲学生:李雨欣

发布者: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李雨欣,女,汉族,2003年2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预备党员,测绘与检测学院检测3221班学生,曾担任校团委科创部负责人、团中央2024年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火光后浪奔涌团团长

主要荣誉:

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2024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学校优秀学生称号

20222023学年,获物理性能检验员四级/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32024学年,获陕铁院第十八届技能大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二等奖

20232024学年,十八“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创新创效竞赛银奖

20222023学年,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

20232024学年,第十二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20232024学年,第十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银奖

20232024学年,获学院“答‘四史’百问、悟党员初心”学生党员知识竞赛三等奖

主要事迹: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她,虽然平凡如尘,但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顺的含义。

百善之首,以孝为先

她,一个在关中平原农村长大的孩子。在她出生之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父亲因维持生计,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外出务工。母亲则留在家里照顾她年迈的爷爷奶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她5岁时奶奶被诊断出来重病,她和父母一直守在奶奶身边,寸步不离。在医院的病房里,懂事的她,主动承担喂奶奶吃饭的任务,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眼神里满是关切与心疼,到了夜里,怎么也不肯回家,和父母一起在病床边守着,时刻留意着奶奶的状态,困了就趴在床边打个盹儿。只盼望着奶奶能少些痛苦,病情能慢慢好起来,但是因为病情恶化太快,最后不幸离世……爷爷也因为奶奶去世打击太大加上年事已高,也相继离开。在葬礼上,她知道,爷爷奶奶永远地离开了,但爷爷奶奶的爱与温暖,会在岁月里长存,成为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温情陪伴,点滴日常筑亲情堡垒

       随着她和弟弟的长大,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负担不起姐弟俩的学费,正值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父母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决定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从对大棚内的土地进行深耕、平整,施肥再到移栽菜苗、播种等工作,这些都需要父母弯着腰、蹲着或跪着进行长时间的劳作,一天下来常常腰酸背痛,对身体耐力是极大的考验。

于是,她主动帮助父母把家里的繁琐小事一一处理,以行动诠释责任,每天仔细地将家里每一个角落扫干净,精心准备食材,学习烹饪技巧。从简单的炒青菜到复杂的油焖大虾,还会根据家人的口味调整菜品并且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桌子上总会有两杯热茶和烧好的洗脚水等着他们。她总是会在父母睡前,为父母揉肩、捏腿、放松腰部,使父母忙碌了一天的身心放松下来。

每到寒暑假,她总会努力去寻找打工机会,做过餐馆服务员、月饼厂操作工,一天工作11小时,结束后脚都肿了,却从不抱怨,把委屈藏在心里。她坚信,只扛过种种磨难,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的自己。

关爱之心永伴

上了大学后,一有空她就和家里打个电话,这些看似平常的电话交流,却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地将她和父母联系在一起,让爱与关怀跨越了距离的阻碍,在每一次的通话中升温、延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强调了孝在传统道德中的根本地位。她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院系组织的各种竞赛以及志愿活动,例如打扫校园“净”校园活动、感恩师生活动、组成志愿者小分队打扫空教室、去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她深知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夫孝者,百行之冠也”,她在孝老敬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以实际行动诠释孝道,让孝老敬亲的美德在时代中熠熠生辉。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