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女,汉族,2003年12月生,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人,共青团员,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安全3221班学生,曾担任安全3232班班导,现任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学生会办公室负责人。
主要荣誉:
2023-2024年陕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赛项一等奖
2022-2023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铜奖
2022-2023学年,获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
2022-2023学年,获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22-2023学年,获学校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二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第十八届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项目三等奖
主要事迹: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与爱同行 以孝为先
王媛来自陕北的一个小乡村,家中共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和她。从她记事以来,爷爷就患有帕金森综合征,每当她看到爷爷的病症发作时,她的内心就产生一种畏惧感,那时的她年幼无知,并不知爷爷为什么这样。她看着别人的爷爷把自己孙女举高高的时候,眼中满是羡慕。爷爷的身体不能动,她便每天帮爷爷捏揉身体,让爷爷得到缓解与放松。奶奶告诉她,爷爷的身体就像渐冻症那样,但年幼的她无法理解,她便以为爷爷是冻住了,经常端着一盆热水给爷爷擦拭胳膊、洗脚。幻想有一天爷爷能够解冻,能像其他人的爷爷一样把她举起来,感受爷爷举高高的幸福。
家里唯一的顶梁柱是父亲。父亲一年到头都在外奔波,他的工作是铁路维护,只有过年时才能够回家短暂相聚。她清楚,家里的一切开销都来源于父亲那双不辞辛劳的双手,正是因为父亲,才创造出这个温暖的家。每次父亲回来,她都会扑进父亲怀里,希望与父亲更亲近。为父亲按摩、洗脚,希望父亲感受到女儿的成长,感受到那冰冷铁轨之外的温暖,感受到家的温馨。
孝之以行 孝之以情
时光飞逝,她和弟弟都上了中学,父亲微薄收入已无法支撑两人学费。母亲为了家庭经济,开始卖土鸡蛋。每到周末,母亲都忙碌不已,她主动请求一同前往。母亲担心鸡圈味道难闻,起初不同意,但她明白只有自己去才能让母亲有短暂的休息。她忍受着鸡圈的臭味,兴奋地表示下次还要来。她给小鸡喂食,拾鸡蛋时看到母鸡护蛋,联想到母亲对她们的呵护,深感母亲的不易,主动寻找机会帮助母亲,希望能多让母亲休息。
陕北的冬日,寒风凛冽,刺骨的冷空气将母亲那本已斑驳的双手冻得满是冻疮。尽管零下十几度的低温无情侵袭,母亲仍义无反顾地骑电动车送她们上下学,而母亲从未为自己添置一件保暖的新衣服。心疼母亲的她,每晚都端热水,将毛巾湿润后,轻轻为母亲擦脸,涂上保湿霜,看着母亲忍着皮肤干裂的疼痛默不作声,泪水早已在不经意间充满整个眼眶。
以身作则 秉承孝道
转眼间,她已步入了大学生活,大学里,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努力学习,同时在学工办办公室勤工俭学,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的日子里她时刻惦记着家人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弟弟的学习。每周她都会给母亲打电话,关心母亲的生活,并耐心劝导弟弟理解母亲的不易。
她在大一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二等奖学金,奖学金下发后,她没有乱花,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更重要的计划:她想用奖学金来孝敬家人。长大后,这是她靠双手和知识获得的第一桶金。她为母亲买了漂亮的保暖棉袄,为父亲织了新手套,也为弟弟准备了御寒的围巾。
孝先天下 爱满人间
大学期间,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互联网+”大赛,走进敬老院,去了解如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样同样不容易的空巢老人。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听他们讲年轻时的故事,为他们解闷。
参加“互联网+”大赛期间跟随老师走进深山,看见那些弯腰弓背的老人在田里,在路边辛勤的劳作,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帮助这些滞销的农产品,帮助这些爷爷奶奶,让他们减少晚年时光还同年轻人一样的辛勤劳作,不仅是帮助他们,更是以小见大,去帮助、关爱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