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十佳自强自立青春榜样——韩佳浩

发布者: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24-12-04浏览次数:45

韩佳浩,男,汉族,2004年5月生,陕西西安人,共青团员,盾构32210班学生,现担任班级班长、城轨工程学院土工试验检测社团社长、盾构学社副社长,第九届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

主要荣誉:

2022-2023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

2022-2023学年,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2022-2023学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铜奖

2022-2023学年,获新生军训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陕铁院第三十七届田径运动会暨体育节优秀裁判员

2023-2024学年,获陕铁院第十八届技能大赛技能之星

2023-2024学年,获陕铁院第十八届技能大赛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操作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主要事迹:

积极阳光是他的理想,砥砺前行是他的追求。不善言辞的他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奋发图强、勇往直前。学业上,他不忘初心、秉志笃行,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及创新创业大赛,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优异。生活中,他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他处事果敢、意志坚韧,一步步走来,善思睿智的他,笑容清脆明朗、言行举止大方。他用不懈的努力向所有人证明:胸有凌云壮志,无峰高不可攀!

披荆斩棘  勇敢前行

他叫韩佳浩,来自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有六口人。父亲和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已经去外面打工,他的爷爷奶奶将他和哥哥照顾长大。后来,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的母亲只能回家照顾老人。但这一切都没使他畏惧生活中的困难,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单招考试结束后,他的同学都在庆祝黑暗的高中生活终于结束,他毅然决定外出打工,半年内他都很少回家。即使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想想能减轻父母的重担,再苦他也觉得理所应当。他知道穷人的孩子要早当家,作为一个男孩子,就要自强自立。

自力更生  发奋图强

他利用假期时间做兼职来给自己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他在饭店干过服务员,在比亚迪电子厂干过操作工,在学校里进行勤工助学,无论是什么工作他都认真对待,只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取学费。每当在他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想到家里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和在外拼搏的父亲,他就浑身充满力量。自强,必不能缺之坚韧,在满怀壮志之时,有永不服输的毅力,才能克服千难万阻。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进入大学,他最先学到的是“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铁院精神,在大学的日子里,他将这八个字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作为陕铁院子,他秉承着“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及“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努力学习做到全面发展,时刻提醒自己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要提高学习效率,绝不因工作而落下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无论路途遥远或者艰难,都会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努力去迎接。

勇挑重担  敢于担当

入学以来,他先后担任盾构3227班班长、盾构32210班班长、城轨工程学院土工试验检测社团社长、盾构学社副社长等4项学生职务。秉持着“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的行事原则,他积极参与了学院组织的报告会、文体活动、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2023年暑期,响应国家号召,他参加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奔赴渭南市乡村开展实践调研,真正做到了以实际行动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走进乡村。通过与村民交谈,了解乡村基本信息与历史,并向村民宣讲党史让村民以及儿童更好学习,了解党的红色文化精神。

坚定信心  砥砺前行

      “我挟稚嫩而来,满载成熟而归”。回首过去的一年里,收获颇丰。初入校园时,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又彷徨着对未知的无措。眨眼间,大学生活已经过半,很庆幸大学里有各位老师的教导与帮助,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他会好好利用自身经验,虚心请教他人,把自我的人生不断推向前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职,都应时常叩问初心,学习先进,与身边的同志互相激励、共勉同行,如此更加坚定,行动更有方向。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