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乐,男,汉族,2002年9月生,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人,中共党员,隧道3211班学生,现担任隧道3211班班长,隧道3211班团支部书记,曾任隧道学社社长,隧道3222班班导生
主要荣誉:
2021-2022学年,获国家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1-2022学年,获社团活动积极分子
2021-2022学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铜奖
2021-2022学年,获陕铁院第十七届技能大赛细集料筛分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复赛银奖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2022-2023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
2022-2023学年,获学校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主要事迹:
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砥砺奋斗
2021年9月,他成为了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心中的梦想,他开启了期盼已久的大学生活。他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着自己,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秉持着把自身利益放在最后的原则,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荣获陕铁院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诸多荣誉。在组织策划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觉得大学是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舞台,以后会继续在谦虚中进步、在努力中提高,使得各方面都得以完善和发展。
练就过硬本领,勇攀技术高峰
在学习方面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力争比别人先走一步,多学一点。他深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所以每天坚持比别人早起一点,吃过早饭后就来到教室准备这一天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他一直坐在前面,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做好笔记,不懂的就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实验室也经常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付出终会得到回报,他荣获第十七届技能大赛细集料筛分二等奖的好成绩。下午没课的时间他都会去图书馆提升自我、开拓眼界。晚上,在其他同学都已陆陆续续入睡的时候,他会把当天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完成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并做出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就这样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看似乏味,实则充实,他深知知识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并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每天不断坚持才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更加丰富。
担当时代责任,彰显青春本色
在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积极报名参加,并担任队长一职。他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学校“三下乡”为契机,深入乡村积极了解并解读国家重点扶持乡村的政策,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终被评为“先进个人”。
他连续两年参加了第八届和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陕西省铜奖和银奖的好成绩。大赛作品首先要从学校项目中择优评选,在备赛期间他除了跟团队一起研究项目以外,更多的是待在实验室不断创新优化自己的参赛作品。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作为团队负责人,他巧妙转化压力为动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团队的积极协作下,他们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与其他团队一起代表学校参加陕西省的比赛。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团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虽然最终止步陕西赛区复赛,但这次的经历是可以受益一生的。在团队一次次的磨合和实验中,他们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更多的是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最终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开拓进取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不能因此骄傲自满,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还需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提升自己的课外知识,在课堂上要一直牢记“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抓住课堂上的五十分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虽然有时特别困,但他绝不能放纵自己。一直激励他的一句话是:“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此为方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