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孝老敬亲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4

       何可怡,女,汉族,2003年12月生,陕西渭南人,共青团员,工程管理与物流学院造价3211班学生,现任造价3211团支部书记、管理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主要荣誉:

2021-2022学年,获“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省级铜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2022-2023学年,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2021-2022学年,获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21-2022学年,获第78期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证书

2021-2022学年,获陕铁院第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证书

2021-2022学年,获学院“七社联合辩论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竞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我的2021”主题摄影大赛优秀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启航杯”朗诵比赛优秀奖

主要事迹: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以人为本,敬老为善

       何可怡是一个关中平原长大的孩子,家里一共五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弟弟和她。她说小时候的肉夹馍格外好吃,每次放学最期待爷爷来接她,因为爷爷会给她买肉夹馍,满足她小小的愿望。只是爷爷常年患病,对于看病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去年冬天是爷爷最后一次去医院。

        她知道爷爷身体不好,就非常注意爷爷的身体,只要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爷爷,给爷爷做做饭、打扫屋子,邻居每次看到她回来就说,可怡又回来了。2021年的一天,爸爸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家看爷爷,当她踏进房间的那一刻眼泪喷涌而出,爷爷与上次相见时判若两人,太瘦了。疾病将爷爷的身体折磨成皮包骨头了。看着爷爷饱受疾病折磨,她泪流不止。当她陪爷爷的时候便给爷爷擦拭身体,给爷爷讲她在学校里所经历的事情,看她参加活动的视频,想着办法让爷爷开心大笑。她知道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减少爷爷的病痛,她希望笑容能常常洋溢在的爷爷脸上。当爷爷住院的时候,她经常陪着爷爷聊天,聊到口袋里总有零食的大衣;聊到加了座垫的自行车;聊到她最喜欢吃的肉夹馍……回忆起那些和爷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泪水就在眼窝里打转。后来爷爷病情严重,由于嗓子糜烂只能吃流食,她就给爷爷煮粥,用勺子一点一点地喂给爷爷吃,寸步不离地陪在爷爷身旁,任旁人相劝,坚定不移。由于疫情原因,爷爷走的那天她还在酒店隔离。腊月初,早上七点二十五分接到妈妈的电话,爷爷再也不用受病痛的折磨了。

       真正的离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长亭古道,只不过在同样洒满阳光的早上,有的人永远留在了昨天。后来她明白了,格外好吃的不是小时候的肉夹馍,而是爷爷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疼爱。

百善之首,以孝为先

       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曾言“百善孝为先”,泱泱中华,礼仪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

       暮去朝来,俯仰之间她已成为一名大学生,外婆也已年过古稀,身体不如以前硬朗。在家上网课期间,突然听到妈妈焦急的喊声,得知外婆胸闷气短,心脏不舒服。她立即起身前往医院做核酸,准备带外婆去医院检查。之前因为外婆住院留了医生联系方式,在前往医院的路上她赶紧联系医生说明了外婆的病情,并及时向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说明了情况。由于疫情原因,医院只允许一名家属陪护,她毅然决定戴好口罩留在医院。与医生交流后,她给外婆办理好住院手续,奔波在一栋又一栋楼之间给外婆排队做检查。那时,她在外婆的病床前守了整整一周,每天给外婆洗漱、喂饭、泡脚,照顾外婆的日常起居。由于外婆犯的是心脏病,在外婆住院期间她晚上从来不敢闭眼,到第二天医生上班才敢稍作休息。直到检查结果出来,她那颗悬着的心才安稳了下来。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生病时,外婆把她抱在怀里,咿呀哼唱着童谣,现在她也能为外婆撑起一把伞,那个小女孩,已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安稳长大。

孝贤为先,关爱为基

        大一暑假,她积极参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秦岭北麓,去实地感受当地的生活环境。她看到整个村子都没有几个年轻人,老人们住在泥土建的房子里。看到头发花白弓着身子去核桃园锄草的老人,她心里五味杂陈。了解到老人们卖核桃需要到镇上很远的地方,于是,她响应国家号召,运用新媒体技术科技助农,通过“两微一端一抖”等媒介直播助农,帮助老人们将核桃售往全国各地,改善村子现状。

       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懂得感恩的她也热衷于参加志愿活动。她坚定加入学院志愿服务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经常去敬老院关爱空巢老人。她坚信每一抹志愿红,都是一份微光。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时代中国青年应与时俱进,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她定会坚强,不畏艰难,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这伟大的时代。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