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孝老敬亲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5

       孙世初,男,汉族,2000年10月生,陕西渭南人,国际交通学院运营H3201班学生,共青团员。

主要荣誉:

2021年,获中国狮子公益志愿组织活动优秀奖

2022年,实习期间被西安怡宁润康置业有限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主要事迹:

       孙世初父亲身患疾病,外婆有精神疾病。他每日要帮助父亲做康复训练,照顾外婆的一日三餐。疫情期间,父亲母亲都被隔离到单位无法回家,家里只有他和外婆两个人,长达半个月的隔离生活每天都在有序地进行中。他把“孝老”谱写在日常琐屑中,将“敬亲”诠释在点滴积累中。

百善孝为先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忙于工作,为了生活奔波,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他从两岁开始就基本上每天在别人家吃饭了,也可以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在这个亲戚家待一段时间,又去另一个亲戚家待一段时间,所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慢慢的学会懂事,比同龄的小孩子懂事的都要早。他小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洗衣服、择菜、做饭、收拾家务等等。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患上了风湿病,家里的药瓶子越来越多,病情也没有见好转。一到阴雨天潮湿天就会非常的严重,走路基本靠一步一步挪着前进。出太阳了,他就会陪着父亲去晒太阳,缓解父亲的疼痛,也会每天按时给父亲贴膏药并且进行理疗。

       “孝”这种情感是无法用精美的文字来褒奖的。2015年,他的父亲又得了股骨头坏死并脊柱骨折,需要进行胯关节置换手术,还要在脊柱上打钢钉,他十分担心父亲的身体。在父亲做手术期间,医院里随处可见他的身影,跑上跑下进行缴费,取各式各样的检查单。直到父亲进入手术室时他的心也都一直悬着,等到医生的那一句“手术很成功”,他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在父亲康复期间他一直陪在身边寸步不离,每天为父亲按摩换药,一步一步陪着父亲康复。

孝心永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2016这年,发生了很不幸的一件事情,给这个家庭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的外公因意外不幸去世,只剩年迈的外婆一个人。但是因为家庭的复杂矛盾,没有人照顾外婆,母亲不忍看着自己母亲受苦,将外婆接到他们家进行照顾陪伴。外婆早些年因为受了一系列精神刺激,患上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外婆刚来家里时,家里人都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因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离不开旁人的照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好在他能把孝心倾注在外婆身上。外婆来家里期间,他一直给外婆进行理疗治疗,每天的照顾和关心,使得外婆的精神状态逐渐地好起来。他只要一有时间或者放假了就会在家给外婆做饭,照顾外婆的一日三餐、衣食起居,细心到外婆的指甲长了都会立刻注意到并给外婆剪了。

       2020年外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手臂骨裂,需要打石膏治疗。恰逢寒假,他就帮助母亲去照顾外婆,亲自喂药,无微不至的照顾了三个月时间,渐渐地外婆的身体恢复了健康。心存感恩,学做真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孝心”,用爱的行动为感恩画出了最美的轨迹。

岁月无虞,未来可期

       步入大学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他对一切都感到无比的好奇,同时,他也在为了自己的未来规划努力。在学校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以及社团,并且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同样刻苦,基础知识扎实,做到了各方面均衡发展。在学校他能与人和睦相处,对待任何事都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在生活上,他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懂得感恩,积极面对未来,敢于迎接所有挑战,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人,做真实的自己。

       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还要尊敬其他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父母一样爱护其他老人,毕竟我们也有老去的那天,此外,也要像爱护自己子女一样爱护其他的小孩,毕竟我们也会为人父母。

        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一个子女的责任。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上行下效的优良传统就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把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