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孝老敬亲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3

       张东升,男,汉族,2003年1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预备党员,高铁工程学院高铁3212班学生,担任高铁3212班班长、铁工3221班班导生、第八届学生委员会委员、高铁综合维修学社社长、高铁工程学院自律部副部长。

主要荣誉:

2022-2023学年,获国奖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22-2023学年,获物理性能检验员四级/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022-2023学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作品《支护装置-隧道施工安全守护者》获得陕西省银奖

作品《塑战塑决-一种高性能建筑塑料紧固件》获得陕西省银奖

作品《智建科技-线性工程智慧建造管理服务的领航者》获得陕西省银奖

2022-2023学年,在陕铁院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作品《智建科技-线性工程智慧建造管理服务的领航者》获得金奖

作品《支护装置-隧道施工安全守护者》获得金奖

作品《塑战塑决-一种高性能建筑塑料紧固件》获得银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评选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讲好普通话,诵百年风华”朗诵比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大学生入学感悟”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学习铁路文化,做有为青年”征文比赛优秀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短视频大赛一等奖

2022-2023学年,获学校“返家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事迹: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孝,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一直不变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佳话。我们所熟知的张东升,是一名孝道的传承者。他和同学组建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传承孝道美德,懂得“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深受老师、亲朋好友的夸奖。张东升以赤子之心书写青春画卷,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懈的追求和高尚的品德、正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前方。

顾复之恩  寸草春晖

       张东升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他从小就成为了留守儿童,父亲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外出打工,年近花甲的奶奶担负起了照顾他的重任,他与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有着高尚的品德。在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里没条件买电瓶车,奶奶就每天早早起床,骑着自行车接送他上学。无论是炎热干燥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都一如既往。他望着奶奶被汗水浸湿的苍白头发和顺着脖颈往下淌的汗珠,情不自禁地哽咽了。每当在外地的父亲打电话问起奶奶身体状况时,奶奶总是回答“家里一切都好”,让父亲在外注意安全。他好奇的问奶奶为什么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奶奶说父亲在外打工不容易,远路上报喜不报忧。并且告诫他要好好学习,父亲挣钱不容易,要懂事听话。他靠在奶奶的怀里,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平常他和奶奶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上初中时,奶奶突患大病,神志不清,惊慌失措的他急忙拨打急救电话。奶奶送医及时,确诊患有三高疾病,需常年以药物维持治疗。父亲得知后从外地赶回,因需要在家照顾奶奶,父亲辞掉工作,在家务农。

       奶奶今年85岁高龄了,常年疾病缠身。父亲渐渐满头白发,身躯也不再挺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明白了父亲的不易,学会了自强自立,他给奶奶熬中药、帮助奶奶洗衣、做饭,经常利用周末去地里帮父亲耕地除草,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行尽孝,减轻父亲的负担。

以身作则  秉承孝道

       他经常利用假期,前往临潼区莲花养老院看望空巢老人,和老人们谈心聊天、帮老人剪指甲、洗脚洗头、打扫卫生。他关爱留守儿童,和同学一起创建了爱心志愿服务队,走进渭南市临渭区站南街道高田社区留守儿童服务站,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期间,他为小朋友讲故事、教剪纸、画手抄报、做体育趣味活动。

       他经常利用暑期、节假日做兼职,当过夜市服务员,装过快递、香料,街头发传单等。热情而年轻的他并没有感到丝毫的疲倦,他觉得这是一种磨砺,让他明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

       他工作认真、勤俭节约。2021年暑期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期间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并用自己的劳动报酬为父亲换了新的智能手机,交了自己大一学年的学费,为家庭减轻了负担。他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在陕铁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022年4月,他荣获陕铁院“返家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在社会实践中,他逆风而行、传承孝道、学会了自立,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更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勤奋乐学  薪火相传

       步入大学后,他通过努力竞选当上了班长。他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他于2022年创办了高铁综合维修学社,成为第一届社团社长。他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2022年7月他获得物理性能检验员四级/中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他积极带领班级同学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积极服务同学,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获得2021-2022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高铁3212班荣获陕铁院2021至2022学年“先进班集体”、“学雷锋先进集体”、“先进团支部”等多项集体奖。他还积极参加“建行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获得陕西省银奖三项。他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懂得感恩的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他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好评,与同学老师相处得非常融洽,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根本”。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孝道是一个立足点,它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传承孝道、尊老爱幼。他坚持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自我。他说:“我们应当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孝老敬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做人,发扬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做最优秀的陕铁学子,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