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自强自立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5

      朱义晴,女,2005年5月生,陕西商洛人,共青团员,建管3211班学生,现担任建管3211班心理委员、“聆心社”社长。

主要荣誉:

2021-2022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称号

2021-2022学年,获第六届陕西省高校百佳心理慕课心理剧大

赛银奖

2021-2022学年,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铜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十佳心理委员”称号

2021-2022学年,获“聆心社”优秀社员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聆心社”第十一届“善思强辩”一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聆心社”第十一届“善思强辩”最佳辩手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讲好普通话,诵百年风华”朗诵比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心理系列活动微笑照片评选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宪法手抄报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辩论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献礼五四·三行诗”创作大赛三等奖

主要事迹:

       朱义晴来自商洛市山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为女生,但从小她就秉持着“女子也应当自强”的信念,认真努力的提升自我。

       在乐观坚强的背后,她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父母在她初中时便离异了,这对当时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和弟弟皆由父亲抚养,收入本就不稳定的家庭也因此负债累累。艰难的家庭情况迫使她的父亲以及年迈的爷爷常年奔波在外,通过干体力活来补贴家用。看着爷爷躬着背脊忙碌的身影和父亲那饱经风霜的脸,她下定决心以后要好好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2021年9月,她带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成为了陕铁院的一名学子,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她在开学前就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平时勤俭节约,父母给的生活费从不乱花。每逢假期她便会进行社会实践,在别的孩子外出旅游时,她却顶着炎炎烈日每日行走五六公里发传单。尽管汗流浃背,累的头晕眼花,她也从不停止脚步,所得工资也会用来补交学费、当作生活费。。

       她从军训开始便严以律己、意志坚定,在大一军训中荣获“先进个人”称号。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她在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做好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协助老师帮助同学,荣获陕铁院“十佳心理委员”称号。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她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荣获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学习上,她从未懈怠,始终以刻苦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做好随堂笔记,不懂的问题会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彻底消除困惑。《BIM软件与应用技术》这门专业课是她的弱项,于是她总会约上几位同学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常常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有志者事竟成,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这些荣誉都是对过去努力的一个肯定,带着这份肯定,她会不断前进,去攀登另一座高峰。

青春为何,何为自强

       生活的艰难令她懂得珍惜与奋进,家庭的贫困使她形成了坚韧的品格,尽管身处困境她也永不服输、迎难而上。

       常年的辛苦劳作致使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年迈的爷爷也因此四处奔波干体力活补贴家用。她在外地暑假兼职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坏消息:爷爷在劳作时被钢筋砸伤了腿。听闻这个消息,尽管她心急如焚但却因疫情不能及时回去,便将大部分的工资转给了父亲,以此分担部分医药费。

       在2021年开学之际,她用自己所赚取的工资给身为艺术生的弟弟买了一架价值千元的电子琴,为弟弟创造了学习条件并为家里还清了五千元的债款,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青春正我,应当自强

       她很喜欢《周易》中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当自强不息面对困难。她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着自己。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大家都期待去铁路局,询问至她时,她却说:“我要去工程局”。当大家都说工程局特别辛苦,女生肯定受不了时,她总是说:“男生能坚持,我们女生怎么就不可以呢?”她是一个要强的女生,面对困难会迎难而上,不是为了证明给他人看,而是坚守本心,一步一脚印,不管今天进步了多少,只要永远在前进便是最大的进步。

以自强为笔,书写青春画卷

       “别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她时刻牢记并贯彻着习总书记曾经说过的话:“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她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努力,就收获的更多一点。

       在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薄弱时,她每次上《BIM软件与应用技术》专业课时总会打开手机录屏,将老师的教学操作录制下来,在课后反复观看并练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在下课时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由于她没有电脑平时就趁同学的电脑空闲时,向她们借取练习,到了假期她便立刻去打工为自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为了尽快熟练掌握Revit软件,她整日泡在图书馆一遍遍的反复练习,碰到难懂的题她会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请教同学,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她的思维逻辑及画图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为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她参与了长达两个月的“互联网+”培训,在大家享受假期时,她在学校刻苦培训。她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条件,有时深夜还坐在床上打着台灯观看老师的操作视频。通过这次培训她不仅学到了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在的团队最终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铜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百多年前,中国一批最优秀的青年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当中,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攻坚力量,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自强自立精神。行有所信,方能行远,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当以青春之我,自强自立之我,不负党和人民殷切希望,为实现中国梦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她深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班级一员她刻苦认真;作为学校学生干部她担当有为;作为社团干部她细致有责任心;作为部门的负责人她把工作放在首位。她始终秉承“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始终把“人生当自强”作为她的使命,以自强自立之笔书写青春画卷,让青春绽放最绚丽的色彩!

       她时刻铭记,青春不老,自强永存,加油!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