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迎旭,男,汉族,2002年10月生,河北邢台人,中共预备党员,道桥与建筑学院道桥3213班学生。在校期间担任道桥3213班班长、道桥3223班班导生、道桥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高新校区礼仪队副队长。
主要荣誉:
2022-2023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二等奖
2022-2023学年,获“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称号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2-2023学年,获“第十七届技能大赛”工程识图与CAD绘图三等奖
2022-2023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
2022-2023学年,获学校“暑期三下乡”优秀个人
2021-2022学年,获学校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1-2022学年,获陕铁院“学霸笔记专业课组”优秀奖
2021-2022学年,获陕铁院“建工杯”篮球赛中被评为优秀志
愿者
2021-2022学年,获陕铁院“五四表彰大会”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21-2022学年,获学院团总支优秀干事、学生会优秀干事称号
主要事迹:
怀璞玉,自立自强逐梦想
白迎旭家里有四口人,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由于家庭条件原因,父母很早就外出务工,留下他与弟弟在爷爷奶奶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在艰苦的的环境中长大,白迎旭知道生活的艰辛,所以他从小就主动承担农活,以避免家人过度劳累。去年奶奶肺上长了一个小瘤,爸爸甲状腺也出现了问题,都动了大手术,动用了家里过半积蓄。由于国家政策好以及学院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怀和照顾,大二时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一等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困难情况。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假期时间做兼职。高三毕业后假期、大一的寒假,他都很少回家,利用这段时间在工厂打工挣钱。高三的暑假他在教育机构当助教,大一寒假在县城火锅店做服务员。在学校里,他通过勤工俭学岗位为自己赚取生活费。在忙碌的奔波在课堂、图书馆、兼职的过程中,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
除了兼职,他的学习也没有落下。他参与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天四夜,有疲惫,有挣扎,在崩溃与希望之间徘徊。但收获更多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在竞赛过程中,奋力查阅各种科学文献,寻找有价值的答题信息,每天面对电脑长达十几个小时,三天休息时间不足十小时,他积极与队友沟通,探寻答题思路,一次次崩溃,一次次爬起,最终赶竞赛结束之前,交上了一份较为完美的答卷,后经评审荣获陕西省二等奖。
秀于林,学业为本露锋芒
从2021年9月进入陕铁院,他就对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认真钻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前能够做到查找资料、提前预习;上课规整的做好每一份笔记,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课后勤加练习,不懂的地方积极请教老师和同学,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梳理不懂的疑难杂点,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他也尽他所能去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在期末考试来临之前,他为班级同学讲解复习必考内容,既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同学。经过不懈努力,在2020-2021学年中,他的学习成绩排名专业前5%,并且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一等奖学金”。
承上下,统筹团学帷幄中
初进大学,他加入了学院团学组织,作为干事,他主动将自身的兴趣与志向结合起来,服务他人,创造价值。经过一年的成长与锻炼,他荣幸的成为了学生办公室副主任。他始终坚持踏实肯干、不断学习去提高履职能力,为营造高效、团结的学生会工作氛围不断努力。
同时他担任了班级班长一职,组织同学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塑造美丽心灵”等主题团日活动;同年12月,他被选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八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让他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团学建设中来,也与众多优秀团学代表进行了经验交流,获益匪浅。
担道义,预备党员尽职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作为中共预备党员,主动申请加入了家乡防疫志愿者队伍。他每天按时到达村口进行检测,履行职责,恪尽职守,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对进出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测量体温,并积极宣传讲解防疫知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筑牢疫情防控堡垒、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了力量,履行了一名预备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投深山,童梦起航助成长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在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并担任队长一职,和队员们前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进行为期十四天的支教活动。三下乡期间,他深入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当中,在为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提升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及担当意识,为孩子们的成长尽了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