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勤练才艺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3

       朱锦,男,2002年9月生,陕西西安人,铁道装备制造学院机电3204班学生。

主要荣誉:

2020-2021学年,获陕铁院第五届“新生友谊杯”比赛男单亚军

2021-2022学年,获校级三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陕西省第二十六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优

秀运动员

2021-2022学年,获陕西省第二十六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

子团体第一名

2021-2022学年,获陕西省第二十六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

子双打第一名

2021-2022学年,获“第八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第五名

主要事迹:

       朱锦是铁道装备制造学院铁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大学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平衡文艺活动和课业学习之间的关系,在刻苦练习才艺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勤于追问

       2020年的秋季,他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许来到了陕铁院,有幸成为校乒乓球队的一员。刚进入球队时的他,一直用自己不规范的打法打球,经过教练多次的耐心指导下,动作慢慢的也纠正了过来,甩掉自己的“野”打法。教练也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从握拍的姿势、发球、磕球、推的球、正手攻球以及拍高球。在平时的训练中,他遇到不懂得地方会及时询问教练和队长,向球队的学长学姐和其他队员们虚心请教。在训练期间,大四的学姐学长也会回来打球,他会把握好时间向她们询问打球的经验,什么球该如何去打,什么时候可以正手攻球。在每周五的训练中,球队内就会进行升降赛,那是他检验自己最近练习成果的最好时间。教练说:“每一个动作至少训练上万次才可能有效果”。他谨记教练的话且付诸于行动,端正态度,并开始了一系列的专业训练。

苦练球技

       对于一个乒乓球热爱者来说,除了每天的学习工作外,当然是和乒乓球接触的最多。从每天下午的热身开始、练习发球、基本功再到多球练习,最后以体能结束当天的训练。由于长期的做同一个动作,以及长期的训练,他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教练的耐心指导使他进步很快,他知道,一个动作练标准需要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练习,但枯燥乏味的训练并没有消磨我对乒乓球的热爱,日复一日,从未间断。队友们都积极学习,他也从不懈怠了。在校期间,校内的老师们会过来打球,老师们打法各有特点,这也更使他得到了飞跃的进步。在双休假期里,他也会坚持去打球,跟队友们切磋球技,使自己能有增长,一个人的时候,他便练习发球,发球的样式可以变化莫测,下旋、上旋、侧下等等,发好一个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他也会观看乒乓球的有关视频和教学打法,使自己不断提高技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去参加一些比赛,为自己以后在赛场上能多一点实战经验,多一点信心。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一定能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脱颖而出

       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他对打乒乓球不再是以前的认识,球技也比之前成熟了许多。在今年的陕西省第26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比赛上,队友们的激情澎湃更使他兴奋起来,作为陕铁院男团其中一员,全力以赴的投入比赛中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男子团体比赛中,他并没有因为现场的氛围而慌乱,因为他知道,他代表的是一个团队,是陕铁院、是整个学校,便更小心,更稳重去接发球,而后分别以3:0的比分先后击败杨凌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职院等赢得比赛最后的胜利;在男双比赛中,和搭档能够有眼神沟通,手势交流,他们互相鼓励,直冲向前。最终荣获男团冠军、男双冠军的骄人成绩,队友们的团结合作也充分彰显了陕铁学子拼搏争先的精神。

       他相信,自己在乒乓球上的坚持和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更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身为一名大学生所拥有的精神风貌和自信能量,将这种乐观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这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他相信只有保持热爱,坚持梦想,才能在竞争激烈中保持自己的位置,走向成功之路。同时,他也深知热爱的力量,会伴随着他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让他充满活力和动力,继续向前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自己。无论将来的道路是怎样的曲折和险阻,他都会带着热爱和坚持的力量,勇敢前行,不断革故鼎新,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无限的可能和精彩。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