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佳甘于奉献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5浏览次数:12

       焦向阳,男,汉族,2001年12月生,陕西咸阳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道桥与建筑学院道桥3214班班长,道桥与建筑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给排水3222班班导生、“一剪云”剪纸协会副会长、第八届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代表。

主要荣誉:

2021-2022学年,获国际励志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

2021-2022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1-2022学年,获学校军训先进个人

2021-2022学年,获敢闯-会创就业知识竞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就业论坛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1-2022学年,获摄影大赛二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全国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大演练”优秀志愿者证书

2021-2022学年,获学院“相聚团旗下,永远跟党走”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1-2022学年,获学院优秀学生会干事

2021-2022学年,参加陕铁院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班

2022-2023学年,获学院优秀学生会干部

2022-2023学年,参加学校第九期青马工程培训班

2022-2023学年,获学院优秀班导生

主要事迹:

身先士卒,投身核酸志愿服务

       在学院的核酸采集工作中身先士卒,焦向阳充分发挥干部带头作用,主动担任核酸扫码员、秩序维持员、易班扫码员等,主动参与核酸工作近乎十几次,积极地服务于全院师生。在每一次的核酸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位同学,积极耐心地让大家提前打开健康码,手机亮度调到最亮,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每当遇到腿脚不方便、隔离宿舍的同学,主动进行上门核算采集,以照顾到每位同学。每次的核酸工作长达4个多小时、采集将近700人左右,每次站到腿抽筋,手指头戴着医用橡胶手套而冻的没有知觉,他就跺跺脚,搓搓手,继续为不断而来的同学扫码,引导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距的安全防护范围。每次的核酸工作都做到提前到场,最后离场,不落下一个同学,不漏掉任何一个人。虽然辛苦,但是能够确保大家能够在健康地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他任劳任怨,甘于为大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不忘初心,起好团干带头作用

       在担任学院体育部部长时,以紧紧围绕“服务、团结、提升”的总体要求,深入奉献意识,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全力提升工作水平,开拓进取,创新服务,扎实开展体育类的各项赛事活动。一学期以来,在他的组织以及全体体育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新学期,组织每天早晨的晨跑工作,维持晨跑秩序,登记各班应到实到以及因事因病请假人数,并且每周进行汇总并上报学院;在校团委组织的自强杯篮球赛中,能够组织带领好体育部的每一位成员积极投身到赛事服务中,比如现场维持现场秩序,比赛现场人员签到等工作、赛后清扫现场垃圾,体育器具归还等工作。

       在担任班长期间,他尽心尽力,积极带领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发布的各类赛事活动,与2021年09月共获得2项《重阳节微电影大赛》团体优秀奖的荣誉称号、在各类比赛、主题征文、易班发帖工作中积极相应学院号召,特此被评为《优秀班级》的荣誉称号;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积极的开展好每一次的班会,对同学们转达班会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本周重点工作等。每逢国庆、寒假、暑假等特大假期,总能看见他在关心同学们的返乡状态,是否安全到家等情况;对于线上同学,每次上课前总能够将腾讯会议的号码有一次转发到班级群,以便同学能够迅速进入会议,不耽误上课时间。

       从他的大一到新一届的大一,先后参加了助理单招考试志愿者、学校就业招聘大会志愿者、大一预报道以及返校接待志愿者,事后积极担任大一班导生,在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奉献家乡,做新时代好新青年

       在寒假返家乡期间,主动联系村委会,担任家乡疫情检测志愿者,无论多冷的天,掉皮掉肉不掉队,按时到岗,参与来返村人员的体温测量以及个人信息的登记,为了方便他人,坚持站立在救灾帐篷外面,随时准备为返村人员提供登记;为了给返乡村民提供便利身穿防护服,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主动上门提供核酸检测,并发放一些简单有效的医疗物资以备大家的不时之需。

发奋图强,学业与奉献两不误

       作为一名大学生,焦向阳深知学习是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吸收、借鉴身边优秀同学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学而思、学而问、学而用,将课堂知识充分带到实践中;大一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中,在班级排名第一,并且在学院本专业的排名也名列前茅,取得了第11名的良好成绩;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课外知识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网络视频以及专业摄影书籍的学习,使得自身掌握了摄影技能,并且在学校举办的摄影大赛中荣获了“二等奖”的荣誉;无论在学校还是家乡,乃至今后在社会,始终坚持在很好的完成学业的同时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做有用的新时代大学生。

       服务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奉献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铁院的一员,他用自身行动向身边的人诉说着奉献精神。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