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战山,男,汉族,2000年6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人。中共党员,建工3191班组织委员,原道桥与建筑学院团总支星愿部部长,2019级辅导员助理。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学校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优秀社员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学四史,明担当”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学院“学四史,明担当”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学校新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班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优秀团干部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最美阅读者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优秀班导生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第八期青马工程培训班
2020-2021学年,获学院2019级辅导员助理称号
2020-2021学年,获陕铁院中共预备党员党课培训班
主要事迹:
在漫长的二十载岁月中,他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陪伴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及同学做表率,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在他的记忆中,从上小学开始父母亲便在离家千里的外地打工,年幼的他便和爷爷奶奶常年居住在一起,在他的童年里,从不敢奢求能够得到过多的关爱,每当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他有发自内心的羡慕。但作为家里的男子汉,他懂得必须扛起重担,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这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明白,安全感是自己赋予的。为了不给父母增添负担,他从小就特别地听话懂事,自己开始学做饭、学洗衣、照顾家庭。他和爷爷奶奶相互依靠,彼此照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从未有过抱怨。进入大学以后,他明白更加要自强,更应该懂感恩,每逢周末,他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他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家庭的贫困不但没有使他感到自卑与怯懦,反而让他更自立自强。
每当过完年,他都会依依不舍目送为了生活不得不远行奔波的父母,还是孩子的他只能暗自心疼,他明白父母为这个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10年。在2020年1月的某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又一次降临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他接到了姑姑的电话,说爷爷常年劳累患上了肺大疱,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剧烈疼痛,每天都要用药物干预。巨大的药物开支使得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凑钱来给爷爷治病。已经成年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奋刻苦学习本领,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家庭,不再让父母和爷爷奶奶如此辛苦。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去改变未来。
生活的磨难让他从一名不谙世事少年成长为一名男子汉,他用孝行诠释感恩。在爷爷住院的那段时间,他寸步不离,悉心照料,想尽各种方式给爷爷按摩,学习做爷爷喜欢吃的饭菜,哪怕手被油烫了很大的泡都一直忍着,学着给爷爷刮胡子、理头发、剪指甲。每到寒暑假,他尽最大努力寻找打工机会,曾经做过餐馆的服务员、超市的推销员、游乐场的安全员,发过传单,送过外卖,当过保安,通过各种途径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打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脏活累活,也遭遇过讽刺和嘲笑,但他从来不抱怨,将委屈和怨言埋在心里。他坚信,只要扛过种种磨难,就会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宽慰、体谅、理解和包容他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的种种磨难并没有让他屈服,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正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课堂上,他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课堂外,他专心负责团总支事务,为同学无私奉献、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参加党课学习及团课培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人说过“成熟之人,不以伤疤示人,不借软弱社交”。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比起同龄的孩子,他更成熟一些,因为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更习惯以一颗柔软的心去照顾他人、对待世界,面对有困难的同学会及时伸出援手。在学习之余,他努力锻炼身体,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护好这个家,扛起家庭的重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坚信,长辈在,人生尚有来处,长辈去,人生只剩归途。当亲人在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陪伴,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去承担起照顾年迈老人,照顾这个家的责任。他就是这样一个在逆境中溯流而上,在磨难中更加坚强的有志青年。他用心思考生活,用行动应对困难,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方式让自己拥有温暖家人的力量。
“子爱利亲谓之孝,万德孝为先”,孝道其实很简单,凡为人子者都明白何为孝,难的是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虽然平凡如尘,但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顺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