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佳露,女,汉族,2000年9月生,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人,共青团员,道桥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建工3203班学生副班长,建工3214班班导生。
主要荣誉:
2021年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二等奖
2020-2021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0-2021学年,获学校特等奖学金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优秀学生称号
2021年,获陕铁院第十六届技能大赛钢筋工优秀奖
2021年,获“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
2021年,获“三下乡”优秀社会调查报告
2020—2021学年,获学校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20—2021学年,获简历制作大赛三等奖
2020—2021学年,获第五届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及创新创业计划二等奖
主要事迹:
“出身一般,只有奋发图强;智商不高,不妨笨鸟先飞;长相平凡,可以学识弥补;地位普通,就用人格添彩。”
—— 题记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年仅三十四岁的母亲不幸患了脑梗,生活不能自理,使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她始终铭记母亲对她说的:“你与别人家的孩子不同,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努力,改变现状,学习是你唯一的出路”,这句话她走到哪都铭记心中。她认为只要不忘初心,日复一日地坚持,一定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苦心之人 ,天定不负
由于母亲病情复杂需做开颅手术,但出于各方面的原因无奈之下,家人选择了保守治疗,手术很顺利,但母亲却成为了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家里总共六口人,上有八十多岁的奶奶,下又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家里经济来源仅靠父亲务农和打零工,经济收入彻底陷入绝境。父亲无奈只能借钱供他们姐弟三人上学,到了初二那年,她选择了休学。其实她内心是有点抗拒的,但是她知道自己不能那么自私,现在的家里需要她。就这样,父亲在外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而家里的一切琐碎事务全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不会的她就努力去学,14岁的她始终微笑坦然面对这些挫折,克服一切困难。她对自己说:每天都是一个阶梯,是新的一步,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在她即将中考时,母亲的病复发了,这次比上次还严重,她当时快要崩溃了,但是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虽然她才15岁但已是家里的半个顶梁柱了。尽管最后手术完成了,但母亲变成了残疾人。手术后的母亲性格也改变了,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变得很急躁,她只能默默忍受着,她知道像母亲那么要强的人,看着自己那使唤不动的手和腿,肯定内心接受不了,就这样她每天既要照顾母亲,还要学习,但她不断激励自己,一定要坚持、要自强,做到最好。
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2020年10月,她有幸被陕铁院录取。对于学习,她始终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刻苦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她坚信只要踏踏实实去学,认认真真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
大二第一学期她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在那一个月里,她经常独自在教室或者机房学习,记得有一次在培训期间,同学们都回宿舍休息了,只有她独自一人还在研究往年考题,反复演练,在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后,她和她的队友获得了陕西赛区二等奖的好成绩。荣誉不但让她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励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未来定位与规划。
在不影响学习的同时,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减轻家里人的负担,每一个假期,当别人在旅游放松的时候,她却在想着找兼职赚取生活费来减轻父母的压力。每年暑假期间,为帮助父亲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独自一人去西安打工,在打工期间,她发过传单,干过兼职,进过电子厂,面对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坚持,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报酬。虽然这样的生活很累,但是每当她想到这些工资将全部用于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时,她便顿时充满了力量,虽然学习和工作会让她身心俱疲,但她仍能以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因为她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虚怀若谷,自强不息
她不仅学习很努力,在学校的各种二课活动也都能看到她的身影。作为学生会的一份子,她组织并策划了许多活动,从大一学生处干事到担任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她秉着认真工作、积极学习、不求回报的态度为学院的老师与同学服务。经过一年的历练,她学会了各种办公软件并且熟练运用,不但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增强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而且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她还担任班级的副班长,是老师的得力干将,老师们都非常信任她、喜欢她,在老师的帮助教导下,她和老师相处得就像朋友一样。
她明白当自己越来越有魅力的时候,自然有人关注;当自己越来越有能力的时候,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改变自己,你才有自信,梦想才会离你越来越近,直到慢慢实现。想要破茧成蝶,做最好的自己,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因为一分付出,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