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听人唠嗑。
A说:“我早就觉得他俩不合适,你看,这不就离了?”
B一脸赞同,点点头,“就是,就是,我之前也觉得他俩走不到最后,就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我心里默默打了个问号,真的早就知道了吗?
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听见有同学痛心疾首地大呼:“啊,我早知道就选C了,其实我第一感觉是选C,就不应该后面手痒去改成D。”
职场里,我们也经常听见有同事说:“我就知道林子那方案不行,你看,这不,毙了!”
但是,她之前提醒林子了吗?没有诶~
以上,是不是我们常遇到的情况?
有时,我们就是那个同学,同事。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后见之明”,顾名思义,它和先见之明相对,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提出的“我早就知道了......”。
一
定义
后见之明,即后见之明效应,国内研究者也将其译为“事后聪明式偏差”,“事后偏差”,“后见偏差”,"事后诸葛亮”等。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的答案后, 如果再让我们去回忆自己曾经的想法, 我们通常会认为自己“一直都知道”。
刚刚举的例子都是关于这个方面的,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是当我们知道某件事情的答案后,去推测一个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他人的想法,我们通常会认为别人也知道。
比如说,比赛场上,我们看见一个运动员表现不好,失了分,很容易开骂,“他明明知道对方想......,还来这一出,真是笨死了!”
他明明知道?他不知道啊!
我们是因为看到他失分,才知道刚刚的运动员确实没表现好,可是他如果赢了,我们可能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我们很有可能还会夸他出了个奇招,有先见之明等等。
二
研究设计
心理学家早就对此有所研究,后见之明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情境。
一类是假定型设计。
比如,Fischhoff 的研究,其方法为比较两组被试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判断,一组被试不知道事件结果,另一组被试知道事件结果,但要求他们假定自己不知道。
研究发现,被告知结果的被试,较之不知道结果的被试,对实际结果出现的评定更有把握。
怎么说呢?看到上面这个研究结果,我只想说,我早就知道了!(笑~)
社会心理学中很多研究结论一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比如说,乐观可以预测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至关重要等等......
一看结果,你就忍不住发出感叹:“我早就知道!”是不是很容易掉进后见之明的陷阱呢?比如说我刚刚就是。
但这时,我们可能就轻易忽略了心理学家为了让这些结论具有说服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数据分析。
话说回来,另一类是记忆型设计。
其方法是比较一组被试的初始反应和回忆反应,首先要求被试对事件某些可能结果作出一系列判断,然后,让被试知道事件的真实结果,再要求他们回忆原来的判断。
我们可以看到,记忆型设计的实验情境,类似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些事件作出预测,事件发生之后,又对自己先前的预测进行回忆评述。
三
案例分享
Fischhoff 和 Beyth研究了人们对当前新闻事件的后见之明效应。
他们在 1972 年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和莫斯科之前,要求被试(参与实验的人)对可能出现的诸多结局作判断;在尼克松出访后, 再要求这些被试回忆其先前对每一结局的可能性判断,看自己是否预测准确。
研究发现,被试表现出明显的后见效应。
简单点,形象点来说就是,他们之前觉得结局A——可能性50%,结局B——30%,结局C——20%。
现在结果出来了,结果是A。
他们就说之前自己判断的是,结局A——60%,结局性B——25%,结局性C——15%。
(没找到原始数据,数据是笔者瞎编的,帮助理解哈~)
关键是,Fischhoff 和 Beyth在实验中,明确要求被试:“请再一次填写问卷。这一问卷与两周前测试所用问卷相同。写出你当时对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判断”。注意是当时哟,就是两周前~
在这种情境下,被试不会误认为是再评估一次,而是真诚地回忆先前的判断,只不过,让人无奈的是,大脑这个骗人的小家伙,齐刷刷地篡改答案......
四
相关
1、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Hawkins 和 Hastie分析归纳了人们进行后见判断(事情发生后进行判断,回忆评估)采用的 4 种方法:
(1)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
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是被试在知道结果后,进行后见判断时,最简单的反应策略。
然而,被试不能够将初始观点完全记住。Fishhoff和 Wood的研究表明,其被试只能回忆出初始评定的 2/3。
那这样子的话,当当”马后炮“,我还是可以理解的,记不清了嘛~
(2)锚定于目前观点而调整推断初始观点
基于目前的、知道结果后的观点,来推断其不知道结果时的想法。
实不相瞒,我真是很多都记不清了,我看这个答案这么可爱,这么眼熟,我觉得我当时应该就是这样想的,因为......
(3)认知重构
当人们进行判断时,会将环境或记忆中与此判断有关的证据回顾一番。
通常,这种回顾与精细的搜索和辨别加工相联系。
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和记忆中的相关信息极为丰富,选择证据往往不能完全在意识控制下完成。
比如说:
A:什么,刚刚那个人是个罪犯,我就说,走路鬼鬼祟祟的......
B:我逗你玩的,他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专家,模仿一下嫌疑人的行为......
A:怪不得他眼神专注,一定在思考......
(我就皮一下)
一旦人们知道结果,则在随后的判断中,不大可能去接通与结果不符的信息。
(4)自我表现
事后诸葛亮背后有自我抬举和自服务动机倾向。但这种倾向有可能是无意间产生的。
比如,Campbell 和 Tesser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自我表现越迫切,越容易产生马后炮行为。
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可能马后炮,但是常常把“我早就知道......”挂在嘴边的人,内心很可能急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赞赏。但这种想别人夸一夸的心理,他自己或许都没意识到。
2、研究热点
有研究显示:在与自身,团体有关联的事情上,根据结果好坏选择性表达后见之明。
如事业成功了:“我知道事情会如我所料,出现有利结果。”
如失业了,方案有问题,说:“不利结果是不可预见的,这不是我的错。”
Mark 和 Mellor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希望接受有利结果的荣耀和避免不利结果的咎责。
(笔者并不完全认可,就像我们也常常听见有人说,"我早知道就不选择这份工作了......""我早知道就不选择这个人了......")
3、后见之明对我们的影响
(1)会觉得别人做出的东西很简单,没啥可学习或借鉴的,难以吸取他人经验。
(2)错估自己能力,高估自己的智慧(预测能力)。
(3)削弱自我反省,难以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
五
个人见解
如何减轻后见之明的影响?
1.在重大决定时写下你的思考
2. 在出问题时,及时复盘
拿出当时的本子,它诚实地反映了你的思考。再考虑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你的意料之外,从而导致结果不如你意。
3.活在当下,不过度反省
第二条说了要复盘,但是过度反省的话,就是自己不放过自己。
因为我们每个人做选择,其实都是基于那个当下,所做出的自己觉得最合适的选择。
活在当下,也包容当初那个自己。
4.不要轻易说出“我早知道……”
5.原谅别人脱口而出的“我早知道......”
(没做到第4条时,原谅自己,因为人人都可能是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