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习无法替代心理咨询
很多人参加各种沙龙、工作坊,一些课程,钱也花了不少,感觉没什么变化,整个人的气质、给人的感受,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为什么?
心理学现在挺火,为了使心灵成长,亲近心理学的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第一类读书,包括了科普类的书籍,也包括专业性的书籍,
第二类是网络音频,第三类是网络视频,第四类是地面的课程工作坊,第五类是持续的个人体验、被咨询
不管哪一种方式,一个人投入其中肯定是希望有所得,不管这个有所得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最大可能是为了解除一些烦恼,不管是情绪的、爱情的、家庭的、亲子关系的、职业发展的或者是人生的迷茫,当然一个人或许也会同时拥有以上多种烦恼。解除烦恼的另一面自然而然就是希望获得更好的一些东西。当然一个人进入心理学领域也可能是因为纯粹的好奇。那就让我们来看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吗?
举个例子,一个人似乎日常总是处于焦虑当中,生活当中很少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偶尔可能还会有一些情绪爆发,影响人际关系。他可能学习了很多理论,也可能会有一些自我分析(但真正的分析是不容易的,初学者更多是“暴力分析”,是“假分析”)。
他真的能够帮到自己吗?道理都懂,但还是做不到。
“做不到”那是因为导致“做不到”这个结果的那些缘由往往并没有被识别。这个识别需要对自己的内心过程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问题”所在,也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比如他能够识别出在怎样的情境下其会有哪些情绪吗?能够了解这些情绪为何在这种情境下会产生吗?能够识别各种情绪背后的愿望吗?能够识别这个过程中的冲突吗?知道如何去面对那些愿望和冲突吗?
对于分析,特别是学习精神分析的初学者,很容易进入“分析防御“:这样是因为母亲是怎么怎么样,那样是因为父亲是怎么怎么样,“高级”一些的还会说这是什么什么防御,那是什么什么情结,套理论公式痕迹明显,其对于复杂细微的内心过程并不见得明了。
咨询过程有价值了吗?有过体验的人应该知道,一个人和两个人练习的感受完全不一样。有一个人陪伴、回应,很容易就能够进入到更深层的内在体验,而一个人时很容易就会走神,难以深入。
可见“关系”会给人带来无法替代的感受,而人仅仅是理智知晓自己的问题所在,恐怕并没办法解决问题,更何况,还是“伪知道”。
一个人想要心灵发生一些深入的变化,仅仅通过学习是不能完成的。
心理咨询是怎么起效的?
01 读书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而音频我们不仅仅能够听到内容,还能够听到老师表达内容的时候的音调、音量以他个人的音色,视频我们还能够看到老师的面部表情、衣着、体态、动作,参加工作坊的时候,看到的就更加是一个活生生立体的人,而一段深入的咨询关系,两个人一起来探索心灵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收获很多理性层面的自我了解,也能够更加细致、真实地体验到: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全身心关注、因为深深的理解而真正地无条件接纳,对各种焦虑的涵容转化、对各种愿望情感冲突的全新态度、一种更加稳定宽广自由的状态。
当一个人稳定地持续地在一段关系中体验到这些,他也会逐渐内化这些状态和能力。这就是咨询关系。
一个抱持的养育环境@心理之病,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格之病”。就像我们成年以后身体是否健康,除了先天体质以外,也受到发育阶段的营养、锻炼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一样;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先天气质和后天养育所共同塑造的。
而心理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关键期”,平稳渡过,则相应的人格品质得以健康地形成,反之,则会在某个人格维度产生缺陷,并在成年以后,遇到相应的“扳机点”时发病。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人格建构得越完善、越健康,成年以后遇到外部压力时,则越能扛得住。而如果在早期阶段,人格品性的某些发展被卡住了,则心理年龄的某些部分则停留在了较早的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在受伤的小孩儿”。在这个安全的环境里,来访者能够有勇气将自己的伤痛一点点地打开,清理伤口,并重新成长。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基本的依恋和安全感没有建立好的,在咨询的环境中,体验到咨询师稳定的存在,不管自己怎么折腾,都能抱持自己、不抛弃自己,因而慢慢修正在人际中的不安全与隔绝。
又或者,无法表达出攻击性,总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的,在咨询的环境中尝试着表达自己,而不被咨询师“灭掉”,进而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找到一种“我之存在于世”的感觉。
这样的一个介于幻想和现实的过渡空间,一个重新成长的抱持空间,是其他的环境所无法取代的。
02人际困境模式的重现与修通
人是关系的动物,关系滋养着我们,关系也伤害着我们。
所谓“人格”,是一种在关系里模式化了的认知-情绪-行为体验,是在先天气质的条件下,与后天成长过程中各种或近或远、或亲或疏的关系互动里一点点地养成并固化的。
这种固化了的人际模式,虽然在早年使其获益,但在成年后,其弊端渐渐呈现,并导致症状,而这种人际模式又会在咨访关系中呈现,并有机会可以得以修通。
举例来说,一个在成长的过程中很“乖”的男孩儿,因为其听话、不惹是生非而获得了父母的肯定与表扬,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在人际关系中讨好的、牺牲自己满足别人的互动模式,但在这个背后,又是隐藏着很大的愤怒和不满的,因为自己的需要和自主性被忽略了。
这在他能够因此获益(譬如被领导赏识,升职加薪)的时候,是可以让他保持平衡的。
但如果因此而被人利用,例如干活的事情轮得到他,有好处的事情轮不到他,他内心的平衡被打破,被利用的愤怒、不被看到的不满情绪渐升,但是因为在早年的经历中,他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如何处理冲动,这些集聚在内心无处释放的能量,最终还是通过“攻击转向自身”的方式,以惊恐发作的症状呈现了出来。
他因此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而他在和咨询师互动的过程中,他也处处讨好咨询师,努力地想要做一个“好病人”,但在“表现好”的背后,对咨询师的怀疑、不满也会暗流涌动。
也就是说,他在外部的给他带来困境的人际模式,也会在和咨询师的互动中呈现,因为已经镌刻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了。
但在咨访关系中,和外部环境的区别就在于,咨询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在互动过程中体验到的东西反馈给来访者,譬如感觉到讨好背后的不满,进而帮助来访者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沟通方式,并提供一个抱持的空间。
让他能够慢慢地学习表达他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担心因此被责骂;让他能够学习建立一种人际关系中的边界,争取自己的权利和需求,而不是压抑自己的需要无限地让别人高兴却让自己不高兴。
当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了,不论现实世界里的结果如何,就他的心理层面来说,他也就不需要再通过症状的形式来言说不可言说的内心之痛了。
而这部分的体验,可能只有在咨询室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的陪伴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
体验能够塑造情感系统的反应特性,而长期的咨询、持续的新体验也会带来情感反应系统的变化,新的神经元连接得以建立。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缺乏体验的知识,只是信息的复读机而已,充满了投射的想象,但没有带来新的体验,情感系统没有被激活,谈何修正?
在咨询中,当充满新体验的关系持续进行,内心的图景也会逐渐改变。
好的咨询关系能带来新的体验的关系。
当然咨询也不是那么容易进行,因为来访者内心有关过去的图景会一直发挥作用,咨询师需要面对挑战。
最终,我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由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的言语。重新成长,这并非易事,但惟其穿越伤痛,才能见证自由,内心的自由!你需要在精神层面有可交流之人,否则,优秀路上很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