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十佳孝老敬亲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09浏览次数:11

    敖志勤,男,2000年6月生,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共青团员,现任测量3192班宣传委员,测绘与检测学院志愿服务部副部长。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工匠精神征文比赛获得三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20-2021学年,获“学校三等奖学金”

2020-2021学年,获“‘天途杯’无人机职业技能大赛”

主要事迹:

    俗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敖志勤的家在大山环绕的农村,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孝敬老人、体贴老人的孩子”,他用自己的行动接过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接力棒。

    童年学生时代,因为外婆家离就读的学校较近,所以从他上学起,便与外婆一起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婆因突患脑梗塞导致下半身行动不便,他为了让非常疼爱自己的外婆早日康复,每天放学后,他都要扶外婆在院子里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后来,外婆的病情加重,他每天放学后便替舅舅(外婆的长子)给外婆递水喂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后来外婆卧床的六年时间里,他经常去外婆家为外婆洗头、梳头、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与外婆聊天,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外婆充满希望。外婆去世后,他怕八十多岁的外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外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趣闻及其他在学校里的事情。外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避免日常磕碰,每当吃饭时他都提前乘好饭端给外公吃。外公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外公减少犯病,刚一入秋,他就将外公的床垫(在农村,床垫为枯草所构成)换成新一年的麦秆,让外公睡眠更充足,忙完后他虽然深感疲惫,内心换来甚多欣喜与快乐。虽然年少不懂得什么孝道,但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亲情与感恩。

    就读初中后,学校离家更加遥远,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单靠种植农作物已经很难满足家庭开支,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寻求其他收入。母亲由于过度劳累,多年一直风湿病痛缠身,饮食无规律,身体健康日益减退,出现种种疾病。由于家庭经济问题,他只能陪母亲到村镇寻找老医生,为母亲拿了几十副中西药。初二那年,母亲感到身体不适,口腔溃疡久治不愈,在得知消息后,他立马向学校请假手续回家,带母亲去了市中心医院检查。等待结果的时候他忐忑不安,当医生说母亲患上了口腔癌症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他内心悲痛万分。由于得回校读书,母亲住院只能由父亲陪伴治疗。在第一个星期打电话听到母亲说有感觉好点,他紧张的心情不由得放松了些。可事与愿违,母亲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严重,当他再次去医院看望母亲时,母亲的口腔溃疡成了癌细胞病变、淋巴细胞扩增,医院也下了手术通知,术后家里经济负担严重,但是看着母亲的笑容,他。暑假过后,母亲再次去检查,由于癌细胞无法直接祛除,癌细胞再次扩散,医生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得此消息,他心如刀绞,他与父亲共同照顾着母亲,忍着悲痛,由于压力过大,父亲曾几度晕昏厥,他陪伴母亲拉家常,为母亲剪指甲,打水买饭,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天不遂人愿,母亲在十二月中旬离他而去。失母之痛,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后来在政府的资助帮扶下,他周末回家协助父亲干农活,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家里生活状况逐渐好转。高三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随父亲离家两个月进入工地劳动,虽只是农民工,但是心里想着做完一天的活,大学学杂费就又减少一点,同时还能兼顾父亲身体,内心的疲倦不知觉的减少了些许。日复一日,坚持两个月,又将奔赴大学学堂。

    进入大学,他竞选班级宣传委员,在班级里积极宣传时事政治以及党团知识,积极参加团支部组织的赴金秋苑养老院看望老人活动。大一一年里参加学院学校举行各类活动,并获得“第一届无人机竞赛一等奖”等6个奖项。大二时,他成功竞选学院志愿服服务副部长,继续为同学们服务。

    老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身肩重担,将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孝敬父母要去做好,成长中无论怎么磨炼改变,都需要从自身做起,平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的时候不要让父母过于操心,走上社会不让父母担忧自己的事业,有工作不忘“挖井人”,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亲恩。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