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十佳孝老敬亲青春榜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09浏览次数:10

    陈立,男,汉族,陕西省宝鸡陇县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2019级辅导员学管助理,隧道3201班班导生,隧道3191班班长。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0-2021学年,获“技能大赛隧道周边收敛测量二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单招宣传实践活动一等奖”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先进班集体”称号

主要事迹:

    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是孝,黄香扇枕温席让父安眠也是孝,他们都关心父母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孝心表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新时代的他,继续传承了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谱写孝敬父母的崭新篇章。

    他身上有一种质朴的气质,出生在农村,在学校期间,他学习刻苦认真,除学习之外他还默默坚守着“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的人生格言,无怨无悔地奉献于家庭和社会的弱势群体,带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以实际行动赢得邻里、乡亲和老师的交口称赞。

陪伴是一种孝

    他从小就干起了农活,帮助家人劳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受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他始终将孝敬老人作为人生的道德准则,平日为家人洗脚,冬天为家人烧炕,这些已经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由于家庭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弟弟,爷爷因为意外事故丧失了劳动能力。面对这样的情况,他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弟弟,孝敬爷爷奶奶。

    秋收的时候,他与父亲一起下地,收割、装袋、装车,年幼的他早已熟谙劳动的全部技巧。母亲心疼不已,可他始终以坚强的微笑告诉母亲“我能行”,因为他知道自己多做一点,父母就能轻松一点。

一种爱的成长

    家庭生活条件的清贫,使他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高中毕业后,为了补贴家用,他顶着炎炎烈日走进工地,开始了自己勤工俭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早早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历练,使他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的才干,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小养成的质朴品质,使他更能在工作中突出贫苦家庭孩子努力拼搏的一面。两个月之后,他用自己赚到的第一笔钱给省吃俭用的爷爷奶奶买了一身衣服,爷爷奶奶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他心里很高兴。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父母逐渐老去,他更加明白了生活的艰辛、父母的辛苦。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减轻家庭的负担。

爱心传递·梦想启航

    到大学之后,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敬老院帮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唱歌,感觉非常亲近。他把这些老人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替他们的儿女孝敬他们,关爱他们。他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的同学一起去志愿服务看望老人,活动中一男一女搭伴,给老人洗头,而有的男生感觉洗头这件事很难为情,迟迟不知道怎么去做,是他第一个带头示范,打消了同学的顾虑。身为班长的他经常组织班里的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带领新一批志愿者践行孝老敬亲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力争上游

    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协助老师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搞好各项班级工作,支持、督促和检查班干部的工作开展情况,并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中尊敬师长,热心帮助同学,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荣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技能大赛二等奖”“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学习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渭南市社会福利院感谢信”“单招宣传社会实践一等奖”等荣誉。他不是一个有着伟大梦想的人,但他怀着感恩的心,感恩生命的赐予,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生活的心酸与沧桑,感恩老师的的教导,是他们教会他对长辈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怀,多一份问候,尽孝心,重人伦,付亲情。

    他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同学,使他们也懂得了感恩和帮助他人。人生中最不能缺少的三个品质:孝、爱和善,他用心、情和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三个品质,家庭中孝敬父母,社会中传递正能量,让孝老敬亲这一传统美德不断传承,永放光彩。

电话:0913-2221156
邮箱:styxsc2021@163.com
临渭校区: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街东段一号
高新校区:渭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园区胜利大街西段
版权所有©2014 陕铁院学工部(处)
陕ICP备060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