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鸽,女,汉族,2000年7月生,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中共预备党员,现任铁成高铁3196班副班长,爱心协会社交部部长,高铁3206班班导生。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二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学生”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善思强辩”友谊辩论赛一等奖
2019-2020学年,获“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手抄报大赛三等奖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第一届“易班·最美笔记”优秀奖
2019-2020学年,获“书香七日共读活动”三等奖
2019-2020学年,获第29届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知识竞答比赛”一等奖
主要事迹:
王鸽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上小学时就听老师讲,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父母也教育她要懂得孝道,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亲人们和睦相处,她的家庭获得了“模范家庭”称号。老师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她的心里种上了孝老敬亲的“种子”。
在家里,她尽力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她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父母下班回家,她会给父母捶背捏肩洗脚揉腿,放假期间就去做兼职,减轻父母的负担。家里有年迈的奶奶,她和母亲一直在照顾在侧,母亲要忙着工作,大多时候都需要她照顾奶奶,奶奶身体不好,时常药不离身,随着年龄增长,奶奶记性也慢慢衰退,记不住每次要吃的药量,经常会多吃,导致胃一直不舒服。她发现这件事之后,每次到吃药时间她都陪着奶奶,要是去了学校无法陪在奶奶身边,她就每天给妈妈打电话,叮嘱妈妈要陪奶奶吃药。有一次,家里只有她和奶奶两个人,奶奶的药没有了,身体很不舒服,当时正值盛夏,她跑了两个小时去给奶奶买药,药买回来奶奶吃完之后休息下了,她才发现她浑身都被汗水浸湿,不过她看见奶奶吃完药后身体有所好转她就觉得很值得。
在外面,她礼貌待人、乐于助人,邻里间因为有了这个热情阳光的女孩子,也多了几分温暖和谐。她不仅对自己的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对村子里的留守老人也经常给予关心照顾,有空闲时间就陪她们聊天解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孤独的老人带来了慰藉和快乐。
在进入陕铁院后,王鸽依旧保持着孝老爱老的品德习惯,刚入校,她就加入了学院的爱心协会,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他人。作为班干部,她团结同学,乐于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为班级的事务尽心尽责;作为爱心协会的一份子,她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打扫校园、服务师生、志愿者打扫空教室、慰问环卫工人、树敬老之风促社会礼貌等等活动。特别是每次去敬老院和慰问环卫工人,她都格外积极,因为她知道他们都是孤独无助的老人,很需要陪伴和关爱。在敬老院里经常能看见她的身影,她陪老人聊天、下棋,逗他们开心,给他们读报纸、打扫卫生、梳头理发。她清楚地记着,有一次她刚拖完地,地有点滑,她没注意摔了一跤,一个老奶奶赶紧过来扶她起来心疼地说道:“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注意摔得多疼啊”。那一刻她发现这些老人是多么的善良,尽管亲人各种原因不在身边,但他们不但没有怨恨,还依旧保持着那份善良,这更加坚定了她帮助他们的决心。每次看见这些爷爷奶奶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她心里比什么都开心。她会在夏天为环卫工人买水、送毛巾,在冬天给他们送手套、“暖宝宝”,帮助他们清扫街道,让他们能多一点休息时间等等。这些事情在别人看来都很枯燥无意义,而她却乐在其中。她不仅自己践行着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在感染着身边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她认为她做的还远远不够。孝老爱亲,是美德,更是一种责任。生命经不起太长等待,孝老经不起太久徘徊。她用责任和行动在平凡的生活中诠释了孝字的意义,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孝老敬亲,人间大爱,她将带动和影响周边的人,传递道德正能量,让孝老敬亲之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