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佳龙,男,汉族,2000年12月出生,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人,共青团员,高铁工程学院铁工3191班学生,现任高铁工程学院团总支科创部部长,一剪云剪纸协会财务部部长。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二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优秀学生”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最美战疫青年”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图管会一图一画爱一人演讲比赛三等奖”
2019-2020学年,获“陕铁院一剪云剪纸协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二等奖”
主要事迹: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道德之本,是家庭美满和睦、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石。《论语·学而》中就有“事父母,能竭其力”的说法,也有“父母在,不远行”的警句,唐代诗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名句。
党佳龙的家庭比较特殊,父亲因之前在花炮厂务工,导致残疾;祖母年迈体弱;母亲一人在家务农。家庭的所有支出以及他的学费和生活费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苦于学习生活压力,在他的心里:父母一辈子经历的苦难数不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就是他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也就是那一件事,瞬间让一个稚嫩少年变的成熟。
原来长大,真的就在一瞬之间。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的他,党佳龙每次回家都帮家人下地干活,拉树枝,照顾奶奶。祖父病重时,时常在祖父的床前陪侍,尽自己最大的孝心尽可能多做些事,帮父母分担压力。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照顾家庭,这成为党佳龙生活常态。身为家里的男子汉,他深深地知道,帮助家人干活是微不足道的,还要解决实质性问题。暑假期间,他通过打工体验生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打工也让他赚得了开学的学费,减轻了家人的负担。
每次离家,党佳龙看到家人送他的身影,转过头,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自幼时那一件事,他很害怕家人会随时离他而去。上了大学,他每周给家人打电话,已经成了他备忘录上永远也删不掉的牵挂。放假回家他都会带一些家人喜欢吃的点心给他们,帮奶奶剪指甲,帮爸爸理头发,帮妈妈下地干活……党佳龙与妈妈一起顶起家里的一片天,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孝道”。
在学校,他时刻贯彻“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他努力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让自己变得强大。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始终坚信“唯有学习方能改变命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二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对他来说,成绩不光是对他学习上的肯定,还是对家人最好的安慰。在他眼里,学习上的苦比生活上的苦不知道容易多少,宁可让自己多吃一点苦,都不愿意让家人吃一分苦。
怀有一颗孝老爱老之心,党佳龙常常与其他同学一起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来此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帮老人整理内务,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也与他们分享精彩的校园生活。他和同学们还为老人们带去了一些水果等礼物,并表演了精心准备的小节目,在节目进行的同时他们时时与老人们进行着互动,让老人开心。在和他们的聊天中发现老人们平日里很孤独,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有的甚至没有儿女,他们要的也许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温饱要求之上,老人要的是有人陪他们聊聊天交流一下心声。每每到此,他内心的酸楚不免涌上心头。
离别时,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不舍,转过头,他微笑着,用笑容向每一次“敬老院之旅”进行告别,为下一次的到来留下希望。除此以外,他还经常做社会公益性活动,用别人给自己的爱,去回报更多有需要的人;给环卫工人送温暖,帮老人做农活,扶老人过马路……他时刻用自己的敬爱之心,去回报这个充满爱的世界。他手上的老茧,就是对践行孝老敬老最好的体现!
多年来,他对于鳏寡孤独的人们,时刻心存敬畏之心。在家中通情达理、尊敬长辈、团结乡邻,为邻里所称道。在邻居眼中是一位随和的好孩子,在家人面前是一位体贴的好儿子;在学校,他和睦同学、尊师敬长,是老师的好帮手,更是同学的好伙伴。他时刻用自己的心来与这个世界交流,他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成长,往往就是一瞬间。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党佳龙他会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孝老爱亲的美德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