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海,男,汉族,陕西渭南人,盾构31911班学生,现任盾构31911班班长、盾构学社创新组副组长、盾构3209班班导生。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一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2019-2020学年,获“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校级赛二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校级赛一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校级赛二等奖”
2019-2020学年,获“万方杯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校级赛决赛一等奖”
主要事迹:
2019年盛夏,他和爱人步入了陕铁院的校门。时隔多年,再次走进大学的殿堂,当时他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现在想起来还像做梦一样……
12年前,年少的他第一次走出校门,踏入了这“花花世界”。当时他在渭南四号信箱一个机械制造工厂,学习车床与铣床加工零部件技术,一干就是7年。一晃到了2015年,25岁的他成了家,有了孩子,由于行业不景气,工资收入不足以支撑起家庭花销,过完春节,他便咬牙辞职,坐上了南下浙江的列车。
经过层层笔试面试,他应聘到阿里旗下一家仓储物流公司,他的人生开始有了新的走向。由于工作认真,对业务把控较好,他从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提升为现场基层管理,后来一步步升至高级主管。这期间,他的人生收获满满,自己有了更大得进步,也见证了公司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荣耀,目睹了公司的壮大与繁荣。但是自公司上市后,人事选拔对学历越来越重视,作为高级主管,他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了彷徨。
就在事业遇到瓶颈时,他接到了哥哥的电话,了解到高职扩招政策。当晚他就迫不及待的打电话告知爱人这个消息,当时他们喜极而泣。不论结果如何,这将都会是他们夫妻人生中的一次改变!
家里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同样非常高兴,他们虽是农民没读过什么书,但通情豁达,无条件支持他们夫妻二人去上学,改变自己、改变家庭,为两个孩子树立榜样。但困难也摆在面前:父母年迈多病,作为儿子理应尽孝;作为丈夫,要做家庭的脊梁,让妻子和孩子可以依靠;两个孩子面临上学,教育抚养也迫在眉睫;所有问题加起来就是一个“钱”,而家中几亩薄田仅能维持基本生存问题。
就在他与妻子纠结谁读书谁照顾家庭的过程中,年迈的父母挺身而出,用他们饱经磨难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防护,“你们两口子都去念书,孩子和家我们来管”。
难忘2019年9月,在通过各项体检与入学测试后,已是而立之年的他终于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成为了城轨工程学院盾构专业31911全日制扩招班的一名学生。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12年,重回学校,他倍加珍惜。从纳斯达克上市企业管理层到在校生,他定位清晰,身份转换明确。家里上有七十左右父母,他不能尽孝;下有年幼上学的两个孩子,他不能尽责;还有那几亩薄田,他不能尽劳。不是他不为,而是知道现在不能。
在校期间,他不忘初心,时刻谨记“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座右铭,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懂就问。他忘掉年龄,忘掉过往身份,积极配合老师,与同学们互通有无。为了督促自己,他将学习目标量化,对自己进行KPI考核,以求效率和效果。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下,不断突破自我,历次考试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综合成绩位居班级第一。
身为班长,他有责任把同学们管理好、服务好。班上40余名学生,年龄相差十几岁;初中、中专、高中学历皆有;大家的学习习惯、对待学历提升的态度、对纪律的认识参差不齐。除了学习,他将所有精力用在班级管理上,用在服务同学中。除了日常的班级业务,他还深入了解大家的学习难点、生活困点、思想烦点,积极思考工作方法,向辅导员班主任反馈班级动态,努力配合落实老师的工作安排,积极踊跃服务大家,努力实现了服务质量、效率和结果的最佳。当20级新生报到时,他毫不犹豫的报名申请班导生,经过选拔推荐,他有幸成为盾构3209班新生班导。
回首两年前,茫茫人生路,还是社会打拼的我怎会想到,他的青春还与大学有缘,国家给机会,学校给平台,入校的他又如何能不当自强,他要在这里用青春绘出学校的风采、彰显学校的精神。
在校期间,他自强不息,学习工作两不误,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作为扩招生的一员,他的经历在2019学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央广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青年网、中工教育网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报道,对他而言,是鼓励更是鞭策,他会牢记使命,秉承陕铁院“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再造属于自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