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雪盛,男,汉族,2000年2月生,陕西宝鸡人,中共预备党员,造价3192班学生,现任管理学院团总支第一副书记,造价3203班班导生。
主要荣誉:
2019—2020学年,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
2019—2020学年,获“学校三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19—2020学年,获“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
2019—2020学年,获“隆基驾校社会爱心奖学金”
2019—2020学年,获“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事迹:
无畏青春勇毅笃行
他来自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离异。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妹妹,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难以顾家,几乎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爷爷的肩上,每次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庞和两只深陷的眼窝,他的内心非常愧疚,为了不再给爷爷增加负担,每次放学他都会主动帮助爷爷浇菜,打扫院子。他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便独自学习做饭,因为个子低,于是踩在凳子上揉面、擀面、煮面、捞面,慢慢的动作愈加熟练,最后每天都能给爷爷奶奶做上可口的饭菜。当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时,他更加懂事,陪爷爷奶奶看病,端水拿药,悉心照顾,希望爷爷奶奶能够早日康复。每天除了完成自己的功课,还要辅导正在上幼儿园的妹妹,使妹妹不被家庭情况而影响学业。
年复一年,在生活的磨炼下,让他学会了自强,懂得了自立。
奋斗青春异乡求学
2019年9月,他带着满腔热血,独自来到梦开始的地方——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要刻苦学习,严于律己,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为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努力争取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学习上,面对基础差的科目,他首先从简单的题入手,刻苦学习,面对难以理解知识点的就死记硬背,他秉承勤学、勤练、勤思考的学风,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最终获得了学校三等奖学金;在工作上,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为了给老师最好的结果,经常熬夜至凌晨,圆满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最终他成功竞选为学院团总支第一副书记;在思想上,他积极向组织靠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荣获优秀共青团员。
从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共预备党员,从班级生活委员到学院团总支第一副书记,一年来,“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早已烙印在他的内心,“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校精神也已成为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不负青春拼搏争先
在7月16到7月23日开展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中,作为队长他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从队员的衣食住行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细心安排,活动结束后他积极撰写新闻稿,最后分别在中青校园网、渭南荣耀网等都有宣传,并荣获“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与优秀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给“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三下乡”结束不久,他不小心将耳朵戳破,去医院查出鼓膜穿孔和中耳炎,那段时间,整个人痛苦不堪,寝食难安,可即将面对他的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培训,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带伤参加培训。为了不拖团队后腿,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不断强化自己的比赛技能。到了比赛的时候,他的耳朵依旧很痛,但没有退缩坚持与队员共同奋战,三天四夜,累了就爬在桌子上休息,渴了便冲咖啡喝,只为在几十万数据中算出正确的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与队员荣获了“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
磨砺青春暑假打工
在大一暑假期间,他通过同村人介绍来到工地当小工,他被安排和水泥、筛沙子、搬砖,因为第一次做,经常掌握不好水灰比例,夹不动六块砖,筛沙子的速度慢,在面对这些困难的同时,还经常被工地师傅训斥,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虚心向其他工人学习,锻炼提升自己的力量,经过不断的努力,这些困难全都迎刃而解,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可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要反反复复,长此以往,双手的水泡破了一次又一次,皮肤黑了一层又一层,无论烈日灼阳还是风吹雨打,他都咬着牙忍着痛埋头苦干,工作是累,但一想不能给同村人丢脸,也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再苦再累也只能坚持住。4854元,不到一个月的汗水换来这来之不易的报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的家人,买了爷爷爱喝的茶叶和奶奶爱吃的水晶酥,看到爷爷奶奶开心的样子,他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来,生活铸就了他坚毅的品格,奋斗锻造了他强硬的本领,荣誉鞭策了他前进的步伐,实践磨砺了他自强的心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命运多舛的他从未向生活低头,从未惧怕眼前的困难。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决心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更加努力,砥砺前行,不断进取,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